第1379章 准备(谢谢善熊谛听小叔叔的赏赐)(2 / 5)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21 字 1个月前

热,引得早年迁入塞内的胡人,也有人说怀念塞外风景,想要回去看看。

然后被人一巴掌拍到地上:

你以为大汉是什么地方?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没死就快爬起来给老子种地上工去!

汉人出塞圈地放羊,胡人入塞种地上工,这颠倒混淆的世界,根本没地方讲理!

当然啦,高利润,特别是暴利,总是伴随着高风险。

草原上的胡人,就如同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一茬,总还是会时不时地从某些地方冒出来。

而且大汉现在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平灭内贼上,对塞外没办法分出太多精力。

所以塞外的草场,面对时不时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来的胡人,自保多半是靠自己。

也幸好大汉武风甚强,出塞行走的汉家子几乎是人人携弓配刀。

再加上大司马又率领大军把草原提前清扫了一遍。

但凡大点的部落,不是被干掉了就是跑路了。

面对各种有活力社团组成的保安队,而且保安队手里还有军中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

说白了,就是大汉版东印度公司。

那些东一片西一帮不服王化的原始小部落,自然是成不了气候。

只能去小偷小摸小抢,而且还是冒着成为劳力的风险。

他们也不想啊,可是漠北实在太冷了!

食物也是无比短缺。

可恶的汉人,强行占了他们的草场,还一副我就是草原主人的嘴脸,他们难道不应该回南方种地吗?

然后富有四海的汉家天子表示: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没听说过吗?

还敢偷朕的羊!

简直是自寻死路!

“怎么又让那胡贼偷抢了去?内府的人怎么办事的?”

被偷了几头羊,汉家天子心痛得很。

“年年都有的事,家家都免不了,怪不得底下那些人。”

皇后倒是难得为内府的草场主事人说了句话。

“这草原上本就是胡人的天下,朝廷现在又没办法派大军驻守,光靠那些保安队,疏漏在所难免。”

天子一听,啧了一下,也是叹气:

“没办法,贼子不灭,朝廷也抽不出太多兵力。”

现在朝廷也不是说没兵力投放草原。

但是那点兵力放到浩瀚无比的大漠,就算天天马不停蹄巡逻各处草场,那也得一个多月。

所以只好沿着前汉遗留下来的关塞残址修建坞堡,三里一小坞,十里一大堡。

各家草场,基本都是以坞堡为中心圈地。

真要贪心,跑得太远去圈地,那就自求多福。

大坞堡不是像前汉关塞那样用泥土草木做材料,而是直接上人工石。

还修得奇形怪状,棱棱角角的很不规则。

这些半永久性的人工石大坞堡,就像一枚枚钉子,死死地钉在草原上。

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成本的提高和修建速度缓慢。

“河北一战若有所获,大漠从西至东,怕是胡人为之一空,边塞至少得十年安宁。”

皇后温声细语里,藏着无比残忍残酷的预期事实,她非常相信自家妹夫的手段:

“陛下还是要提前做些准备才是。”

河北一战若能胜,整个北方,就算是落入大汉手中。

比北方更北的塞外,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特别是经济上,都有进一步加强控制乃至治理的需求。

这就要求朝廷投入更多的资源。

至少要在军事上加大投入,能震慑胡夷,进一步保护各家草场的利益。

不然怎么推动大汉草场向北向东扩张?

但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