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筹备(第三更求订阅)(2 / 3)

第一部先跟国内的人打,第二部跟让国人打,第三部跟东瀛人打。

情节上,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电影,周臻根本不怕会不好看。

如今的人们对电影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在无声的屏幕上面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就会有人看。

什么演技,什么特效,根本没有人懂得。

只要打的精彩,观众就会喜欢。

周臻用后世的经验给这些电影人上了完整的一课,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收钱上面。

马路天使在全国上映,这个时候的银行可没有后世那么方便,异地存储就要收取百分之十的手续费。

这不是几百,几千银元,几十万的银元光是手续费就要几万,还不如自己运。

黄金绒又派了几百手下全国到处收钱,虽然看似花费不少,实则能省一半以上的费用。

而且这部电影也在国外上映了,一上映,就引发了全民轰动。

浓郁的东方风情,精美的场景,漂亮的演员,一个茶花女一样动人的故事。

再加上魔都繁华的背景,大世界那奢华的舞台,掀起了一股东方热。

周臻的电影通过领事馆进行商业推广,要给领事馆百分之十的抽佣,但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他们的监督,一切能按照正规的商业程序走。

那些外国的商人不会冒着一部电影的利益,得罪官场上的人,票房的数据即使有一些差池,也不会太过分。

每一天,来自各国的电报都会传到魔都,看到这部电影的收益,不要说黄金绒,就连黄楚九都羡慕不已。

几十个人忙了不到两个月,成本不到三万银元,现在创造的票房已经超过了千万。

光是美国一地,在大量的拷贝支撑下,票房就达到了两百万美元,仅次于卓别林等几个明星的票房纪录。

许多人一开始只是猎奇,想看看遥远的东方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

结果他们看到了一部制作精美,他们拍摄的电影都比不上的精美制作。

拍摄手法,服化道,演员演技都无一不精,每一个镜头似乎都能当教科书。

在法国,甚至有媒体刊登出来了“优秀的电影在东方,法国电影需要改革”的报道。

一部来自东方的舞女与艺术家的故事,一部东方的《茶花女》,在欧洲引起的轰动还要远超美国。

周臻收钱手的手软,媒体上还一片赞誉。

大大小小的报纸都连续刊登马路天使在欧美引发轰动的新闻,对一直弯着腰的华夏来说,征服了欧美的电影,可谓是壮我华夏国威。

一部电影,成就了一个社会现象。

从春节前电影在欧美上映,引起轰动以来,魔都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就新增了上百家电影公司。

无数人怀着一举成名的想法,想要再拍摄一部震惊全世界的电影。

周臻对这种现象不抨击,不支持,置身事外。

几十万银元再次收到囊中,来自南方的武师们也都汇聚魔都,周臻安排好了演技培训,却离开了魔都,前往河北,京城。

电影的拍摄,最主要的不是拍摄的过程,而是筹备的过程。

每一个镜头的拍摄,都包括了人物的动作表情,服装化妆道具,摄影机的角度,光线,背后的背景,等一系列复杂的构图。

同样一帮演员,几乎相同的道具服装,都能拍摄出截然相反的《东邪西毒》和《东成西就》。

任何一部电影,即使已经有了版本,同一个导演也不可能复原原本的镜头语言,更别说其他人了。

周臻目前只有一个简单的情节构思,带着一帮下属来到了河北,一边勘察拍摄环境,一边完善剧本。

剧本的写作,要根据现实环境,如何展现一个个镜头语言,前期的筹备工作比拍摄更加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