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变化(2 / 3)

力已经超过了他们。

所以他们都认为周臻没有必要去上大学,因为大学里面教授的比这些要浅显的多了。

一个拥有大学水平的研究者,还有必要去上幼儿园,去认识拼音吗?

周臻却表示,他会参加高考,但肯定不会进入大学。

参加高考,只是为了让世人知道他除了智商高,还能加以应用,至于上大学,他当然不会。

生物研究所也邀请了他加入,但是被周臻拒绝。

当着一众大拿,他表示他们生物研究所研究的只是小学水平的课题,他来这里不会有任何促进,还会被他们拖后腿。

这番话说的一点都不客气,也让在场的人气愤不已。

周臻现在有钱,有设备,研究成果都是自己的,何苦要来跟他们争取一年几百万的经费呢?

这种交际是非常让人烦心的,不过也有值得高兴的事情,那就是四月二十八日,超过了预产期两天,王越珺顺利地生下来了一个女儿。

这不是周臻的第一个孩子,却是他在现实世界的第一个孩子。

他以为他不会很感动,在帮孩子剪断了脐带之后,看着这个皱巴巴的孩子,也的确很平静。

可是在医院伺候了三天,看着这个皱巴巴的孩子一点点地舒展,帮她换尿布,哄她入睡,周臻的心却越来越软。

王越珺的身体好,孩子生了之后,第二天就开始了恢复。

三天以后,她的身体就几乎完全恢复,让几个医生都认为不合理。

所以,她们母女立即出院了,到了八大关的老丈人家住。

刚回到家,还没有抱够越来越可爱的女儿,就被生物研究所叫到京城来折腾了好几天,周臻心里当然有火气了。

说了这样的话,即使对周臻再欣赏,也不可能强留周臻在这里。

何况,周臻这次准备投资超过二十个亿建设实验室,还要建设几家精密仪器工厂,他们也的确比不上周臻自有的条件。

回到绿岛之后,他家附近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这个研究所的地面建筑不会很多,只有三栋楼,其他地方都是绿化。

三栋楼有一栋最大的,也在最边缘,是一栋三层回形建筑。

建筑的窗子都非常小,不超过二十厘米宽,一个人都穿不过来。

但是每间屋子都能保持七个以上采光口以上,保证房间的光线。

窗子的玻璃都是防弹的,还是双层,即使有一层破裂,也不会导致大楼里面的空气出来。

从外面,这栋大楼看起来有些丑陋,也只有四个出入口可以进入。

未来,这里会作为基础研究中心,里面也会设置不同的实验室。

另外还有两栋建筑,占地面积都不大,有一个通向四个实验室,有一个通往三个实验室。

生物研究所的地面建筑不算什么,主要是地下。

在军队的东侧,周臻家的西南侧,这里将会挖一个直径将近五百米,最深处二十米的大坑。

大坑挖出来之后,会先做整个地形,地势的稳固,除了预留一条通往山腹的通道,就只有两个通道能通往地面。

在建设好了地下的建筑之后,建筑之上,还会覆盖高强度钢板,防震荡层。

等到这里完全完工,不要说地震,就是核弹,只要不在正上方爆炸,也破坏不了这里的构造。

没有电梯,没有换气口,从地面进入地下,会经过十道门。

从山腹进入地下,也会经过超过十道门。

这里除了两条不同的供电线路,最下方还将有一个巨大的发电机组,一个小型的废水,废气处理中心,保证没有一点污染会传到外面。

周臻不知道的是,光是这个基地的设计图,就已经在国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