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各方反应(2 / 2)

仪连翻白眼:“我参个屁,这是什么乱来的国事部?我这便去太极殿门口骂醒这个昏君,自古天下只有皇帝一人,若是以国事部权责搅弄风云,天下就会大乱。”

裴仙竹笑道:“先生莫慌,你且后面。”

上官仪这才注意到长安日报后面还有内容,是国事部此事的补充。

他再时,顿觉提出此桉之人惊为天人:“代表国事部,百姓皆可参议国事以为国事部掣肘?陛下真乃神人也。”

裴仙竹见他一会失态,一会震惊无比,掩嘴轻笑不已:“上官先生真是有,一会陛下是昏君,一会又称为神人,如此反复可算得上君子之风?”

上官仪丝毫不在意裴仙竹的调侃:“吾本非君子,何来反复之?凡对民有利者,吾愿倾力相助,又有何不可?”

“上官先生什么便是什么吧。”裴仙竹带着难忍的笑意,转身离去。

国乐府已然如此,更别提长安城中其余各方。

当时各大官员就已经闹翻了天,有的连夜写百道奏折分析国事部的不妥之处,有的强烈要求国事部只有五人根本不够,要求扩大到二十人,最好将自己算入在内,还有的干脆不装了,强烈建议大官员只要在长安的,都应该入国事部与代表国事部相对应。

只是这些奏折秦怀道不到了,具体事务,已然转交给国事部处理。

见到这些官员的心思后,几位国事部重臣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当着百官的面将这些奏折全部烧掉,自此百官再无任何闲言碎语,又过数日,大官员对国事部议事制度已然熟络,按照国事部要求,开始积极展开代表国事部的组建。

秦怀道在出发的路上收到朝中对国事部的反应,颇为满意。

国事部与代表国事部,就是人人平等的开始,天下平权,就从国事为。

就这几日来,几位重臣虽不太适应新的角色,但就事务处理来,办得不错。

改制一事,对于大汉的官员和百姓来的确是新事物,不过他们终将适应。

“朝中既然已经安稳,接下来,就我们的了,加快速度,向江南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