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7.第2247章(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213 字 2020-11-19

了,街头巷尾各种场合都能听到有人议论此事。其中便有不少论调将这个活动与大明联系起来。

费策贤听得最多的争论,便是“参与比武的福建许家军到底能不能代表大明”这个话题。他当然知道福建许心素一伙跟海汉走得极近,说其是海汉在大明境内扶持的地方傀儡也不为过。

从早年间援助许心素对抗十八芝和荷兰人,双方的军事往来就已经跨出了大明朝廷所允许的范围。这么些年来许心素在海汉扶持下从小小的水师把总一路干到了福建总兵,朝廷三番五次想要调他到京城兵部任职,这许心素都是听宣不听调,根本差遣不动。但朝廷却也知道福建方面曾数次出兵,随海汉军在海外作战,这福建到底还有多少武官是在听朝廷的旨意办事,还真是不太好说。

许心素与海汉来往如此密切,派人到海汉受训也是顺理成章了,费策贤并不奇怪此次比武活动中会出现福建明军,但只要海汉人别拿此事出来张扬,大家像过去一样当作无事发生就好。

可这次海汉人似乎改了主意,不但要大搞宣传活动,而且宣布要邀请更多的社会名流到现场观摩比武活动,而且邀请对象并不限于本国。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费策贤其实已经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海汉人可能会故意邀请自己。到时候在场上比试的明军,却不是代表大明而来,自己应该持何种态度?是该为其加油打气,还是视若无睹,甚至斥其为叛国行为?

这是一个无解题,费策贤明白无论自己作出哪种反应,都将会落人口实,而海汉人肯定也会借此机会带节奏,设法影响海汉民众和国际环境对大明的看法。

费策贤如果对福建明军的参与表示肯定,或是给予鼓励赞扬,那这势必会成为海汉拿捏自己的把柄,这种事要是上报到朝廷,自己肯定就会被那些不明真相的大人物们直接划入了许心素一伙。

而如果他反其道而行之,强烈反对福建明军的私自参与,那么海汉肯定会对外宣称这是大明内部的官场矛盾,有碍于两国间的外交关系和正常往来,甚至有可能会称这是费策贤与福建总兵之间的私人恩怨,是为了公报私仇才会阻止福建明军参与比武活动。

当然费策贤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对此不闻不问,但前提是海汉不向他发出公开邀请,这样费策贤就算宣称自己根本不知此事也说得过去。可这也并非什么好的选择,海汉公开邀请了明军参与比武,自己这个驻海汉大使却对此全然不知情,这种说法能骗得了鬼才怪。

无论费策贤作出何种反应,海汉大概都会有一百种办法陷他于不利境地,这对他来说是一道真正的难题,搞不好甚至会把头上的乌纱帽都丢掉。

费策贤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了几天之后,送上门来的这封邀请函终于是让他作出的负面推测兑现了。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的费策贤终于受不了了,当着自己下属的面大发雷霆,认为海汉此举就是在针对自己。

“僭越礼数……无耻之极……杀头,统统都该杀头!”费策贤怒火攻心之下,忍不住也开始胡言乱语起来。只是他可能自己都不太清楚,到底是想要让谁被杀头,是海汉人,是许心素,还是即将参加比武的福建军人。但无论对象是谁,恐怕他都很难得偿所愿。

立刻向海汉人表示抗议?干脆称病不出,避开这活动?去找在三亚受训的福建明军谈一谈,让他们放弃参与比武?

费策贤脑子里闪过一个个的念头,但又一个接一个地被他自己否决掉。这些方案要嘛凸显自己的软弱,要嘛是自欺欺人,要嘛很可能会自取其辱,都不是什么理想的解决办法。

费策贤闭目静思之际,有幕僚大胆建言道“大人,其实此事也不用刻意回避,这邀请函上既然说的是观摩比武,那大人就去看看比武好了。至于有哪些人参与,大人只当是不知道就好。”

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