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第1128章 两种态度(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149 字 2020-11-19

减负的一个措施。这些难民在岛上只能扮演累赘,加速岛上的物资消耗速度,但将其作为移民交给海汉人却可以为东江镇换来粮食和其他援助。以难民换援助,这种合作方式对东江镇只有好处,沈志祥也根本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要拒绝海汉人的善意。

沈志祥已经想好回到皮岛之后,一定要劝说沈世魁加大与海汉的合作力度,毕竟这么有实力又肯主动出力帮忙的合作伙伴在当下可找不到第二家了。只要海汉人肯扶助东江镇,东山再起反攻辽东似乎也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

至于山东这边的官府,沈志祥已经不对其抱有太大的期望,不在中间使绊子就已经是最理想的状况了。山东这边显然有些人是安了心要跟东江镇对着干,沈志祥心里也是憋着一股气,日后一定要用东江镇的重新崛起来打这些人的脸。

又过了一日,派往登州城打探消息的一队人马终于平安归来,带队的龚十七回到岛上之后,立刻便向郝万清汇报了这一趟的收获。郝万清听了报告之后觉得有些消息必须让军方知晓,立刻又通知了钱天敦和王汤姆过来开碰头会。

“事态可能比我们预计的要复杂,所以找你们过来合计一下。”郝万清简明扼要地直接进入正题“龚十七,把你这次去登州打探到的情况再说一下。”

龚十七此次去登州打探消息,一队五人是以游商小贩身份为掩护,在登州城内待了四天。虽然对登州城的状况并不熟悉,也没有可以加以利用的人脉关系,但期间利用各种手段,倒也打听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指挥部最为关切的登州官府对海汉到来所持的态度,总算得到了一些具体消息。

龚十七道“卑职多方打探,发现登州官府对我海汉船队的到来,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确切地说,这种差异是存在于文武官员之间。”

根据他的调查,登州府自知府陈钟盛以下,文官普遍都认为海汉船队的到来是一件好事,原因有三。一是协助官府扫掉了毒害地方多年的匪帮万家军,拯救了日益恶化的地方治安;二是为辖区内的难民了救助,避免了福山县发生民变的危险;三是重新开通了与浙江之间的海上通商航道,为重振地方经济带来了希望。

这些都是登州官府一直想做但又无力实施的事,海汉的出现实实在在地替官府解决了不少麻烦,而且这都是有据可查的事实,又有福山县衙与奇山千户所作保,真实性没有什么好怀疑的。虽说海汉作为另一国擅自派人登陆大明领土并建立据点,这些行为似乎在外交程序上有些问题,但瑕不掩瑜,官府也必须承认海汉所作出的贡献。最重要的是,海汉没有表现出与官府对抗的敌意,截止目前所作的也都是让人喜闻乐见的好事,这实在很难用“入侵”去定性他们的到来。

然而军方的意见就有些不同了,从龚十七在登州所打听到的消息来看,登州驻军对海汉的出现是充满了戒备心,而且持有这种态度的并非个别高级军官,外地进驻登州的军官在公开场合的论调几乎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认为海汉的出现对登州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能够以武力打击地方土匪武装的海汉军队,自然也能将其矛头指向大明的城池和领地,远道而来的海汉军与占山为王的本地匪帮武装,在本质上没有根本的区别。

至于救助福山县民众这件事,军方认为这仅仅只是初期收买人心的手段,等海汉在福山县扎稳脚跟,这样的举措大概就不会长期持续下去了。毕竟救助难民这种事在官府看来,完全是属于吃力不讨好的行为,海汉人又不是神经病,干嘛要长期做这样的赔本买卖。

而开通海上通商航道这种说法,在军方看来更是海汉欲盖弥彰之举。不知从何处得来的消息,据说海汉在南方便是以走私生意发家,他们所称的海上贸易,其实就是大明明令禁止的海上走私了。海汉把走私生意做进山东,可并不是为了帮助地方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