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第665章 敌意(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115 字 2020-11-19

此时的欧洲战场上,也有为数不少的荷兰商人在当军火掮客时没少干同样的事情。

范德维根的情报多是来自于十八芝早前安排在漳州泉州等地的暗探坐商,虽然所能收集到的信息不尽完全,但也算是有一定的效果。海汉银行的确从1629年开始就已经在向福建军方,确切地说是许心素私人,专门用于军火采购的低息贷款。这也是海汉兵工向外界推销军火的手段之一,同样的手法不单是用在了福建,在与安南的军火贸易中也有类似的操作。

其实许心素的经济状况要比安南人好得多,在掌管了一省兵权之后,他明里暗里控制的各种商业渠道所能创造的财富也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目,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并不为过。在与海汉的交易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是许心素一方被限制了军火的购买数量和种类,而不是拿不拿得出银子的问题。而福建方面愿意使用海汉银行的低息贷款,其原因之一就是能够利用贷款来购买一些原本受限的军火装备——比如说福建水师一直欲求而不得的海汉战船,就是先签贷款协议再签购买合同。

这可并不是海汉银行和海汉兵工的人闲的蛋疼没事瞎折腾,事实上这种交易手段除了能够让银行的闲置资金赚取一定的利息收益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福建推广银行业务的应用。在福建官方采用了银行的贷款服务之后,海汉一方向福建商人们推广银行结算体系的时候就有了更好的范例可以用作宣传。

而贷款给许心素为首的福建军方,海汉银行也丝毫都不用顾忌资金的安全回收问题,毕竟双方现在的合作已经非常深入,利益纠葛早就不止贷款的这点金额,而且许心素也丝毫不在意以支付利息的方式来加价购买那些海汉限制出售的高级装备——他更在乎的是买不买得到,而不是以什么价格去购买。

当然了,这样的低息贷款方式在目前也仅仅只针对福建官府,对民间推广的则是海汉银行特有的金融结算方式。类似式的手段在广东已经运作了更长的时间,机制上也趋于成熟,基本可以直接套用到福建本地。往来于福建、广东、海南岛三地的客商,都可以利用海汉银行的办事处体系实现异地的钱财支取和贸易结算,免去他们过去携带大量现银长途跋涉的不便和危险。而一些资本雄厚信用好的商家,也可以在周转不便时直接向海汉银行申请临时借贷金,当然这种借贷的利息可就不像给官府的专项贷款那么低了。

至于这些资金的安全性问题,也在不断的运作中逐步得到了完善。诞生于广州的“金盾护运”在经过了几年的运作之后,目前的分号已经开遍了广东境内的所有府城,并且在福建的漳州和泉州两地也开设了办事处。人员也从成立时的百十来人,迅速扩张到目前超过千人的庞大规模。当然这么多的人手也早已不再只是由李家庄的子弟组成,其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已经取得归化籍的人员,整个机构的运作权力也不再是李奈一个人说了算——当然他本来对做生意之类的事情也不太上心,即便知道海汉人的动作也会佯作不见。

“金盾护运”除了在各地之间武装押运金银珠宝之类的贵重物品之外,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为海汉银行的武装保卫人员。这个保卫不单单是指保卫银行里的人员和钱财,同时还要负担特殊状况下的任务——比如需要动用武力去收回一些比较麻烦的账目。而地方官府因其海汉背景,往往也会对其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有了这么一个好用的强力打手,海汉银行在地方上推广业务时所遇到的各种麻烦也因此而少了很多。

当然除此之外这个机构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任务,那就是在战时补充到民团军当中作为编制部队接受军方统一指挥。从海汉民团退伍的士兵,有相当数量都进入了这个机构工作,毕竟这边的待遇比起回家种地或是去工厂务工都要高出一截,对退伍老兵而言可算是一条不错的出路。这个机构平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