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护匈奴中郎将(1 / 2)

这样做,利弊自然都是有的,刘玄在心里取舍一番之后,还是选择了声东击西。上表自己人占据并州境内的郡县。并表自己为并州牧。

一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贪婪表现。既让让世人平白看轻了他几分,有可以让白波军放松戒心。

刘玄可不觉得自己只要亮出黄巾妖人的牌子,那些白波军就会跑过来抱着自己的大腿叫爸爸。

所以,刘玄是把他们当成一个非常难对付的假想敌来做准备的,并且顺带着把河内、河东的官府势力也纳入了其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上党郡南部四县屯田之法,看似是无奈之举,实际上何尝不是刘玄有意为之。

只要等着明年秋收,粮草充足。刘玄便可在冬天就近带着兵马杀入河内、河东郡。开启征服两郡的副本。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苦哈哈的缩起来过冬。

刘玄用手点了点阳阿县的位置,入关中还需走这个地方。而河内、河东的情况他还不太清楚。

不管是地形、河流、城池、道路,各方势力的兵马部署,他都不清楚。所以他需要详细的情报!

刘玄不是没有想过,组建一支情报队伍,比如类似锦衣卫、东厂、西厂那样的组织。但是还是那句老话,有心无力!

自己手底下的人,砍人还行,做情报这方面,别开玩笑了。不把自己这个老大的情况卖个底掉,刘玄就算是烧高香了!

谍战可不是那是好搞的。不是从军中挑选几个机灵的士兵就能搞定的。

刘玄心思着,自己需要一波高素质的人才,可是在大汉,那些能读书识字。心眼多,忠心可嘉的人实在是有点少。

刘玄头疼了许久,也不过是才下定决心,破罐破摔。

先从贫寒学子和机灵的士兵中挑选人手,将底子先组建起来。至于日后能发展到哪一步?做出什么贡献,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看完南边,刘玄转眼看向西边的西河郡和西北方的太原郡。这边也是一个麻烦的存在,西河郡已经被南匈奴打烂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刘玄估摸着,如果不是匈奴人过不惯在城池里定居的生活。搞不好西河郡的城池都会挤满了匈奴人。

便是眼下,情况也十分的不妙。西河郡的当地官府已经处于瘫痪状态,境内山贼、盗匪丛生。其实都是百姓不堪南匈奴劫掠聚集起来的。

只不过情况非常的不妙,因为他们这些山贼也会打劫别的百姓。赤果果的弱肉强食。

南匈奴是顶级食肉者,西河郡的城池还可以每年交钱、交粮、交女人。保全自己。可是城外的百姓就只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攻打城池、反杀境内的南匈奴他们即不敢,也做不到。只有互相残杀,苟延残喘。

所以,刘玄的并没将山贼和官府势力看在眼里,重头戏还在南匈奴的头上。

南匈奴的主力,或者说南匈奴国在太原郡的南部,围绕着一个巨大的湖泊以及汇入湖泊的许多支河流生活。

游牧民族的活动范围一向很广,大体占据了太原郡的半壁江山,以及西河郡靠近上党郡的一部分区域,因为那里有一条汾河支流。牧草肥美。

也就是说,南匈奴其实与刘玄算是近在咫尺。

如今南匈奴势大,周围的几座城池已经完全落入他们的手中,京陵、兹氏、界休、邬县、中都、祁县、阳邑。

这七座城池,可以说是一字排开,与刘玄的上党郡遥遥相望。

若是南匈奴想要动兵进攻上党郡,必然会从这七座城池出兵,这七座城池便是南匈奴的兵力中转站、粮草储雪区。

而与之相对应的,刘玄想要砍翻南匈奴,也必须一一拿下这七座城池,不然冒然深入,必然会遭受到沉重打击。

但是,刘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