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下焚香(1 / 2)

鉴于他的才能、表现以及家族的活动,不久便被朝廷三公同时征召,以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从地方州郡迁到中央朝廷。

七年前黄巾起义,更是出任豫州刺史,征辟尚爽、孔融等名士担任别驾从事,率领重兵讨伐黄巾军。

初次领兵打仗,王允便充分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文韬武略。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彻底击溃豫州一带的黄巾军。

之后,王允又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共同受降数十万黄巾起义军。

在这个过程中,王允搜查到了大宦官张让与黄巾军勾结的书信和证据,然后直接将这些捅到了朝堂。

王允与张让一顿砍砍砍,随后在老皇帝拉偏架中落马,张让得势不饶人,要砍死王允。

幸得当时朝廷大将军何进、三公袁隗、杨赐等人联名上书,这才救下了王允。只是当时宦官势大,王允出狱之后只得改名换姓,离开都城洛阳,辗转于河内、陈留之间。

不久灵帝驾崩,王允急忙赶赴洛阳吊丧。一到洛阳,就被大将军何进紧急召见,王允很感激何进对他的救命之恩,便担任从事从郎一职。

后来何进被张让伏杀。袁绍、袁术攻进宫内诛杀十常侍,董卓带兵入京。情况混乱无比。朝中公卿大夫被急变的局势吓得不知所措,他们都不敢护卫少帝。

王允则是立刻带着一部分士兵跟随尚书卢植一起保护少帝,路遇董卓之后,又奉迎少帝回宫。

也是因此,刚刚入京的董卓把王允记在了心里。之后废掉少帝,献帝刘协继位,王允便被董卓拜为太仆,不久迁任尚书令。

在去年,更是让王允替代杨彪担任司徒职务,同时兼任尚书令。

可谓是一步登天!

与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的蔡邕一样,都是董卓十分重用的人才。

可是人各有志,蔡邕那个满心一肚子学问才气的人或许对董卓的专权没啥感觉。但王允可受不了这个。

于公于私,王允都很想弄死重用他的董卓。于公,董卓废立皇帝,逼杀太后,肆意专权。

于私。董卓以袁绍之故,杀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馀人。

袁隗可是他王允的救命恩人啊!,当初要不是大将军何进、三公袁隗、杨赐等人联名上书为他求情,他王允早就被大宦官张让杀了!

王允自知自己这三个儿子虽然有些才能,但还担不起这么重的担子,所以一直也未曾与三个儿子言说过此事。

对自己的两个侄儿王晨,王凌,更是没有透漏出一点风声。

“黄巾妖人刘玄、义女貂蝉、董卓。”

清冷的月光下,王允在院中漫无目的的踱着步子,嘴里喃喃自语道。他总觉得这三者之间有些某种联系。但却又想不通。

在他看来,在朝中一时之显赫其实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远没有兵马在手来的实惠。看看董卓便知道了。之前只不过是地方上的一个将领罢了。

可是一旦领兵进京,戳破了洛阳那纸糊的壳子。便大权在握,生杀予夺尽在手中。

本以为十八路诸侯带兵能攻杀董卓,拨乱反正。却不成想居然成了一个虎头蛇尾的闹剧,一场政治作秀。

果然人都是会变的吗?

王允思忖着,那十八路诸侯中他可是有很多旧相识的。在他看来那些人都是大汉的忠臣。可是为何不过短短两年时间。就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呐?

喟然长叹之间,王允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一处从未来过的院落。在院落的一颗大树下一道俏丽的身影正跪在地上焚香祷告上天。

王允眉头微皱没有声张,脚下无声缓缓的走了过去。

这个府邸是来到长安后,董卓送给他的。所以很多地方他也没有来过。这并